新聞中心
氣浮法的運行管理
一、氣浮系統的調試
1、調試前的工作:查下所有釋放器,反復清洗管路及溶氣罐,直至出水中無雜質;檢查連接溶氣罐和空壓機間管路上的單項閥的水流方向是否指向溶氣罐。
2、調試時的工作:先用清水調試壓力溶氣罐和溶氣釋放系統,待該系統運行正常后,再向氣浮池能注入原廢水。
3、控制壓力溶氣罐內的水位距罐底60~100cm(既不淹沒填料,也不能過低),將進出水閥門完全打開,防止出水閥門處截流,氣泡提前釋出。
4、異常現象及解決辦法:接觸區浮渣面不平,局部冒出大氣泡或水流不穩定,應取下釋放器排除堵塞;分離區浮渣面不平,池面常見大氣泡破裂,則表明氣泡與絮粒粘附不好,應驗查并對混凝系統進行調整;不合格出水返回集水井,合格出水進入后續處理系統。
5、控制氣浮池出水調節閥管或可動堰板,將氣浮池水位穩定在集渣槽口一下5~10cm。待水位穩定后,用進出水閥門調節并測量處理水量,直至達到設計流量為止。
6、待浮渣積至5~8cm后,開動刮渣機進行刮渣。檢查刮渣和排渣能否正常進行,出水水質是否收到影響。
二、日常維護及管理
1、根據反應池的絮凝、氣浮池分離區浮渣及出水水質,調整混凝劑投加量等混凝參數。檢查并防止加藥管堵塞。
2、掌握浮渣積累規律和刮渣時間,建立刮渣制度。
3、經常觀察溶氣罐的水位指示管,控制管內水位在60~100cm之內,防止大量空氣竄入氣浮池。
4、冬季水溫過低時,絮凝效果差,除增加投藥量外,有時還需增加回流水量或溶氣壓力,以增加微氣泡數量及絮粒的粘附,以彌補因水流粘度的增加而降低帶氣絮粒的上浮性能,保證出水水質。
5、做好日常運行記錄,包括處理水量、水溫、進出水水質、投藥量、容器水量、溶氣罐壓力、刮渣周期、泥渣含水率等。
![]() |
大水量醫院廢水處理新策略.. | [2025-04-28] |
![]() |
高毒性污水挑戰:應對策略.. | [2025-04-24] |
![]() |
一體化泵站運維秘籍.. | [2025-04-23] |
![]() |
一體化物化生化處理池:原理與應用.. | [2025-04-18] |
![]() |
第二十三屆中國國際環保展/第七屆生態環保產業..... | [2025-04-17] |
![]() |
隔膜泵的高效維護秘籍.. | [2025-04-30] |
![]() |
定期維護預處理系統,預防MBR膜堵塞.. | [2025-04-29] |
![]() |
調試階段水質指標監測全攻略.. | [2025-04-27] |
![]() |
格柵機故障與維修指南.. | [2025-04-25] |
![]() |
醫療廢水的科學處理之道.. | [2025-04-22] |
工業污水處理 |
污水處理成功案例 |
污水處理系統改造 |
污水處理解決方案 |
武漢格林環保設施運營有限責任公司 版權所有(C)2017 網絡支持 生意寶 著作權聲明 鄂ICP備14006768號 公安機關備案號:42010502000419